
职称:教授
办公电话:0411-84707362
办公地点:老管院417
电子邮箱:sunyangchun2003@163.com
个人简介
2019.12--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
2011.12——2019.12,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院);副教授
2006.7——2011.11,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讲师
2003.9—2006.7,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博士
2000.9—2003.7,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硕士
1996.9—2000.7,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管理学;学士
研究领域
1、教育制度与政策
2、教育管理理论
研究课题
1.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优化的动力协同机制、模型与对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2011-2014,项目负责人,正在进行;
2.基于协同论的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优化的动力机制研究,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一般资助,2011-2014,项目负责人,正在进行;
3.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高等教育竞争规则与制度建设”研究,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教育规划项目,2007-2008,项目负责人,已经结题。
4.基于“公共治理”的“大学生就业制度研究”,大连理工大学(校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负责人,已经结题。
5.教育基本原理的世纪性反思与发展构建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一般项目,2006-2009,主要参与人,已完成。
6.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与效益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五规划项目,2006-2008,主要参与人,已完成。
硕博研究方向
1、教育制度与政策
2、教育管理理论
出版著作和论文
1.孙阳春,尹晓丽,美国两级政府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演变分析,教育与经济;2012(3),CSSCI
2.孙阳春,范智勇,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地区高等教育水平评价,宁波大学学报(教科版),2012(5)
3. 孙阳春,赵爽,社会系统理论视角下“城乡教育一体化”再认识,当代教育科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2(4)
4.孙阳春,李静,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分析,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1)
5.孙阳春,王富荣,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维度研究及启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1)
6.孙阳春,范智勇,我国大学与企业合作策略研究,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1(10)
7.孙阳春,范智勇,高校与企业合作中的利益分配,沈阳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11)
8.孙阳春,王富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指标选取维度述评,现代教育管理 2010(12),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9.孙阳春 ,教师“批评权”尴尬的深层剖析——兼谈教育发展的“个体理性”路径批判,上海教育科研, 2009 (12),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0.孙阳春,教育过程之“情境理性主义”困境及出路,当代教育科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9 (5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1.孙阳春,论学校教育中的公共交往,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9 (10)
12.孙阳春,梅海玲,试论SRTP在研究型大学中的实施,当代教育科学,2009 (10 ) 全国中文核心期 刊
13.论基于“公共理性”的教育制度,《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4),核心期刊
14.课程知识观的学理分析及其启示,《外国教育研究》 2006(4),CSSCI;
15.学校教育发展的“制序”理路与实践表征,《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6(3),CSSCI;
16.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性诉求,《教育学报》, 2005(3),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9期全文转载
17.基础教育改革的理性诉求,《光明日报》(教育版)2005-05-24,《教育文摘周报》,2005年6月22日摘载;
18.再论教育理论的原创性,《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 2004(5),CSSCI,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5年第1期全文转载,《中国教育学科年度发展报告2004》观点摘录,《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4》观点摘录
19.教师专业化:以何为基点,《 教育发展研究》 2003(1),CSSCI,《教育文汇》 2003(6)全文转载
20.课程实施:非线性发展的过程,《教育评论》, 2002(2 ),CSSCI
在读学生
在读硕士3人
毕业学生
硕士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