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 名:林杰
职 称:副教授
办公电话:0411-84706324
办公地点:老管院404
电子邮箱:linjie@dlut.edu.cn
个人简介
林杰(1987—),男,安徽临泉人,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管理学博士,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治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以及辽宁省社科联项目1项,并参与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多项研究项目;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以及《中国社会科学网》等转载;先后获得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奖·成果奖(省政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主要学习经历
1. 2006.09-2010.06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理学学士;
2. 2010.09-2013.07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教育学硕士;
3. 2013.09-2016.12 大连理工大学,教育管理,管理学博士;
4. 2015.09-2016.01 厦门大学,教育部高等教育学博士生访学基地访学。
主要工作经历
1. 2016.12-2018.10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2. 2018.10-2020.10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
3. 2020.10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
主要学术和社会兼职
1. 辽宁省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重点基地(东北振兴与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研究)客座研究员,聘期2019-2022年;
2. 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现代教育管理》的外审专家。
研究领域
1. 高等教育基本理论
2. 高等教育治理
3.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研究课题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的理论构建与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CIA190279),主持人,在研;
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世界一流大学的生成本质及其建设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9M661103),主持人,已结题;
3. 2018年度辽宁省社科联项目“辽宁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8lslktqn-036),主持人,已结题;
4. 2017年度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办学自主权运行问题研究”(项目编号:W201783660),主持人,已结题。
硕博研究方向
1. 高等教育基本理论
2. 高等教育治理
3.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主要论文
1. 林杰,朴雪涛.基于特色化发展的高校优势学科群建设研究——以辽宁省高校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1(07):59-62;
2. 林杰,朴雪涛.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标准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02):74-77+84;
3. 刘国瑞,林杰.大学战略管理中的文化因素[J].现代教育管理,2012(12):1-6,被《新华文摘》2013 年第5期要点摘编收录;
4. 林杰.我国大学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之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3(03):53-57;
5. 刘国瑞,林杰.关于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几个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2013(02):12-17,被《新华文摘》2013年第10期全文转载;
6. 张德祥,林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本质的历史变迁与当代意蕴[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1):3-8,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15年第2期全文转载;
7. 林杰.高等教育哲学基础的反思与重审——基于人本论的视角[J].高等农业教育,2014(06):14-16;
8. 林杰,刘国瑞.战略管理能力:大学扩大与履行办学自主权的基础——兼论大学战略管理能力的提升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4(09):8-13,被《人大复印资料·管理科学》2014年第12期全文转载;
9. 林杰,苏永建.高深知识是高等教育特殊性的来源[J].高等教育研究,2015(12):23-25;
10. 林杰,刘国瑞.关于深化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5(03):21-25;
11. 林杰,李连梅.自治、共治、法治视域下大学学术委员会建设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4):1-4;
12. 林杰.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大学生的特征及其权利保障[J].中国高教研究,2016(03):43-46+55;
13. 林杰.世界一流大学:构成的还是生成的?——基于系统科学的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6(02):30-36,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16年第7期全文转载和《中国社会科学网》转载;
14. 林杰,张德祥.大学校长该不该退出学术委员会?——缘起、解读与求解[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04):23-29;
15. 林杰,张德祥.权力、能力、责任视域中大学自主办学的本质解读[J].高等教育研究,2017(11):46-52;
16. 张德祥,林杰.大学素质教育的历史审视与现实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7(06):1-7+29;
17. 林杰,刘国瑞.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8(07):8-14;
18. 林杰.论大学自主办学的基本特征[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04):37-40;
19. 林杰.论大学的本质属性——一个永恒不变的属性体系[J].教育探索,2018(06):13-17;
20. 林杰.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需要什么样的高等教育治理[J].高等教育研究,2019(05):30-32+19;
21. 林杰.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数字化崇拜——意蕴、危害、根由及匡正[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05):71-77,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3期转载;
22. 林杰,洪晓楠.论一流学科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的耦合整生——基于学科、课程、专业一体化的视角[J].教育科学,2019(05):61-66;
23. 林杰.关系思维:高等教育治理的新思维[J].重庆高教研究,2019(02):71-74;
24. 林杰,张德祥.中国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现代化:理想目标、现实困境及推进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20(03):4-10,被《中国社会科学网》转载;
25. 林杰,洪晓楠.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道路——国家行动与大学自主办学的耦合[J].大学教育科学,2020(03):26-32;
26. 林杰.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反文化现象——意蕴、表征、危害、根由及匡正[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0(04):74-82;
工作成果(奖励、专利等)
1. 2017.12 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第六届省政府奖)二等奖;
2. 2018.06 辽宁师范大学优秀本科生指导教师;
3. 2018.08 辽宁省第8届社会科学学术活动月青年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4. 2020.10 辽宁省第10届社会科学学术活动月青年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5. 2020.12 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奖·成果奖(第七届省政府奖)三等奖;
6. 2020.12 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奖·成果奖(第八届省政府奖)三等奖。
其它奖励
1. 2016.05 大连理工大学第九届“博士研究生学术之星”;
2. 2018.11 大连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