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亲爱的2025级研究生同学们:
大家好!
秋天是北方很舒服的季节,大连是一个整洁浪漫的城市,大工是一所底蕴深厚学风扎实的学校,此时此地我们相聚了。我谨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向每一位心怀理想、脱颖而出的新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祝贺!你们的到来,为学院注入了新的活力,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希望,也为个人的成长铺就了更宽阔的道路。
同学们,你们选择在研究生阶段投身教育学科,这意味着你们选择了一条与国家命运和人类未来紧密相连的道路。高教院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一个锻造教育信念、探索高等教育规律、培养教育学者的摇篮。大连理工成立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历史有45年,培养研究生的历史有25年。在我们的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一批高校的教授、高等教育领域的知名学者、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的编审、研究机构的负责人,还有一批扎根地方教育事业的管理干部和一线中小学老师。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教育岗位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用的标签-大工高教人。在这里,你们将深入探究教育的本质、人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变革的复杂关系。希望大家铭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未来的你们,或将执掌教鞭,或将深耕学术,或将参与制定影响深远的教育政策,无论何种选择,都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探求真理”为使命。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同于以往。它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而是主动的、批判性的知识创造过程。在此,我对大家提出三点期望:
第一,要恪守学术规范。学术研究是艰苦的,只有恪守诚信底线,维护学术尊严,才能行稳致远。希望大家永葆好奇之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探寻教育的普遍规律。
第二,要脚踏实地。我们的研究不应是空中楼阁。要深刻理解中国高等教育的传统、现实国情与时代使命,关注真实情境,为破解中国教育的现实难题提供智慧方案。
第三,要积极乐观。读研压力不小,但别忘了吃饭、运动、休息。在操场上跑两圈,可能带来新的思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要因为开题被批,中期没过就悲观消沉,要积极的解决问题。
未来的学习生涯不会一帆风顺,可能会遇到研究的瓶颈、思维的困顿。但请记住,学院的每一位老师都将是你求知路上的坚强后盾,身边的同窗将是与你并肩作战的挚友。希望你们既能享受孤灯下的深思,也能珍惜团队中的碰撞。
最后,愿你们在未来几年里,珍惜光阴,勤勉上进,不仅收获知识的深化、能力的提升,更收获心智的成熟、人格的完善,还有爱情的甜蜜、友谊的力量,祝大家学习进步、快乐常伴、未来可期!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