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文件
当前位置: 首页 >> 制度文件 >> 人才培养文件 >> 正文

2023级教育学硕士培养方案

2023-09-04  点击:[]

教育学

(一级学科代码:0401 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以学校双一流建设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以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突出的创新能力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从事教学、研究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学位获得者掌握宽广而又扎实的教育学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理论和实践中的前沿问题,有国际视野具有从事教育学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学术素养


二、学科及研究方向简介


我校教育学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工程人才培养,2001获高等教育学硕士点该硕士点是我国理工科大学中较早开展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点迄今已培养毕业生200余人。2010教育学获批为一级学科硕士点。教育学学科点现有专任教师1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人,讲师4。教育学学科点的支撑平台有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所、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所、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价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院校研究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学科评价中心和“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近5年来,教育学学科点教师主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项目等国家级、部省级科研项目20多项。其中,张德祥教授主持的重大攻关项目“高校内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研究”,填补了我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空白。据《中国高教研究》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报告,2017年该学科点师生在国内高等教育学科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名列全国高校第14位。


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 教育基本理论:涵盖(1)高等教育原理与哲学研究:聚焦于高等教育本质、高等教育属性、高等教育规律、高等教育原则、高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功能、高等教育与高深知识、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与哲学、高等教育哲学流派、高等教育价值、高等教育问题元研究、高等教育学理论的反思与批判、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反思与批判等研究。(2)高等教育社会学与法学研究:聚焦于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高等教育公平问题、高等教育制度、高等教育组织变革与发展、学术职业与学术工作、知识社会学与高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法律关系、高等教育法律制度、大学法人制度、大学教师法律地位、大学生法律地位等研究。(3)高等教育心理学与大学教育研究:聚焦于大学生学习心理、大学生学习动机、大学生发展、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高校教师心理、教与学互动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以及社会性、情境性和文化性环境影响,以及大学生发展、高校德育与素质教育原理、本科生教育原理、研究生教育原理。


2. 课程与教学论:涵盖(1)大学课程史研究:聚焦于重大课程与教学理论流派、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历程等研究。(2)大学课程管理研究:聚焦于大学课程的生成、组织、实施、评价研究,大学教学方法研究、大学生学习研究等。(3大学课程计量理论与方法研究:聚焦于大学课程评价方法、学生评教研究、教学过程评价等研究。


3. 教育历史比较涵盖(1)中国教育史研究:聚焦于中国古代文教政策、中国历代教育家思想、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中国大学发展史研究等。(2)外国教育史研究:聚焦于欧美高等教育发展史、国外著名教育学家思想、世界大学发展史研究等。(3)中外教育史比较:聚焦于中外著名大学文化,中外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中外研究型大学发展模式“一带一路”高等教育政策等研究。


4. 教育测量与评价:涵盖(1)教育评估与测量的基本理论研究:主要包括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教育测量的模型研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研究。(2)教育评估与质量管理研究:主要包括教育评估的理论与方法,院校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与绩效评价,大学质量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3)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研究:主要研究教育评价制度与政策、教师学术评价与绩效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等。(4)学科评价与绩效评价研究:主要研究学科评价的体系、国际学科水平对比分析、学科绩效考核模型与指标、学校绩效评价研究等。(5)教育社会网络分析与仿真:主要研究社会资本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大学治理以及权力结构的社会网络分析,高等教育政策的多主体仿真模型研究等。


5. 教育管理与政策:涵盖(1)高等教育制度与政策:主要研究高等教育治理体系,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与战略,高等教育结构动态监测与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高等教育系统分析,高等教育政策分析等。(22.大学治理与管理:主要研究大学组织管理基本理论,大学治理结构与机制,大学竞争力与战略管理,大学组织变革与组织创新,大学教学、科研管理,大学教师发展、学生管理,大学资源配置与办学效益,院校研究(IR)等。(3)区域高等教育战略与政策:主要研究区域高等教育政策分析、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大学与城市发展、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等。


三、培养方式

以在校学习、独立培养为主,大力推进各学科与境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国际化联合培养。硕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同时充分发挥导师组在学位论文开题、中期、预答辩和答辩各环节中的主导作用;导师负责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订和调整培养计划、指导学术研究和学位论文写作等在硕士生培养过程中,既要注重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硕士生自学独立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相关导师开展跨学科交叉培养;鼓励研究生选修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相关课程。

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申请答辩之前须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四、学习年限

1.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3,在校修业年限4年,申请学位最长年限不得超过5年,即自研究生入学之日起到校学位委员会讨论其学位论文的时间不超过5年(含休学时间)。

2.在基本学制规定时间内,硕士研究生应完成学位论文答辩和授予学位审查等各项工作。

如因学术性的正当理由,硕士研究生在基本学制结束前两个月向所在学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交学位论文进展报告和学位论文延期申请报告,并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审查通过及报送到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申请学位最长年限可延长到4年。


五、课程学分要求与设置

1硕士研究生达到毕业标准的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7学分,其中必修课不低于23学分。

2.各类研究生满足研究生外语免修规定者,可免修相应学位的外语课程并获得该类学分。

3.开题和中期为研究生培养过程必须通过的环节,不计入学分。

4.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考取本校研究生后,本科期间所修各类研究生课程的学分,可计入相应类别的学分,不需要再修学相应课程

5国际硕士研究生的学分与国内全日制研究生学分要求相同。国际硕士研究生的外语课程由《汉语言基础》替代,政治类课程由《中国文化概论》替代;其它类课程原则上按照国内同类研究生选课要求选课。

6.非教育学一级学科下各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攻读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必须随同大连理工大学教育学辅修专业,修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两门课程,所修课程不计入学分。

7.拟参加大连理工大学教育类研究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的研究生,需修完《教师专业能力及技能系列专题》和《教育实习实践》学分后参加考试。

课程设置见附表。


六、论文工作必修环节

研究生在完成课程学习、满足课程学分要求的基础上,即进入论文工作环节,要求完成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论文学分和必修环节任务。

1.开题、中期检查

各类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中期检查按照2019年《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开题和中期考核管理规定》和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制定的相关实施细则执行。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末进行。开题报告应论述学位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方案、预期目标与成果、工作计划等关键问题。开题报告的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0,近五年文献不少于10篇。

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应在第五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内容包括学位论文内容完成情况,阶段性成果是否正确,开题时方案是否需调整或已做了哪些调整,后续工作思路是否正确,工作进度是否有保障,预期目标能否实现,论文质量是否能够保证以及论文工作存在的问题等。

2学术活动

研究生学习期间须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并填写学术活动记录表,记录学术活动内容和收获。硕士生每学期至少参加2次由学校、学部或学科点组织的学术报告或学术讲座,结合学术报告、学术讲座和论文选题的相关内容,每学期需撰写1篇不少于2000字的读书报告或文献综述,按“通过”或“不通过”两个等级,由导师确认签字后,交由学科点秘书登记备案。

3发表学术论文

按高等教育研究院的规定执行。

 

七、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

在修完必要的学分后,学生必须开展相对系统深入的科学研究工作,包括文献阅读,选题,一定深度的理论分析,社会科学研究统计软件的学习与熟练运用,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参与科研项目并独立完成和编写一定分量的科学研究报告,最后撰写符合学位论文要求的毕业论文。

学位论文要求具有系统的研究思路和计划,反映系统科学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和学术探索,具有一定的科学前沿性和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论文应具有较丰富的工作量,有明确而可信的研究结论。论文的撰写应符合科技文献的编写规范,具有良好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文字表达精炼准确,外文摘要等的编写合乎要求。


八、参考书目及相关重要学术期刊

1主要参考书目:

[1] 古希腊柏拉图. 理想国[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3]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 卢梭. 爱弥儿(上下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5] 瑞典胡森. 教育大百科全书[M]. 海口海南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 [美]约翰·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 [德]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8] [美]布鲁巴克. 教育问题史[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9] 大河内一男. 教育学的理论问题[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10][德]伊曼努尔·康德. 论教育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1][美]伊曼纽·华勒斯坦. 开放社会科学[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12][美]华勒斯坦. 学科·知识·权力[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13][美]国家研究理事会. 教育的科学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4][英]海斯汀·拉斯达尔. 中世纪的欧洲大学(123卷)[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15]瑞士瓦尔特·吕埃格. 欧洲大学史(123卷)[M].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16]艾伦·B·科班. 中世纪大学:发展与组织[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

[17]涂尔干. 教育思想演进[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18]雅克·勒戈夫. 中世纪的知识分子[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9][德]马克斯·韦伯. 学术与政治[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20]以色列约瑟夫·-戴维. 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21][美]威廉·克拉克. 象牙塔的变迁:学术卡里斯玛与研究性大学的起源[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2][美]约翰··布鲁贝克. 高等教育哲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3]约翰·亨利·纽曼. 大学的理念[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4][德]雅斯贝尔斯. 大学之理念[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5][英]罗纳德·巴尼特. 高等教育理念[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6][英]什比. 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27][美]艾伦·布卢姆. 美国精神的封闭[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28][美]爱德华·希尔斯. 学术的秩序:当代大学论文集[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9][美]伯顿·克拉克. 高等教育系统 —— 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 杭州:杭州大学

出版社,1994.

[30][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 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1][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 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2][美]约翰·塞林. 美国高等教育史(第二版)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3][美]欧内斯特•博耶. 美国大学教育 —— 现状经验问题及对策[M]. 上海:复旦大 

学出版社,1988.

[34][美]厄内斯特•博耶. 大学:美国的大学生的就读经验[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5][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 现代大学论[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6][美]德里克博克. 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7][美]克拉克·克尔. 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8][美]克拉克·克尔. 大学之用(第五版)[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9][美]罗伯特·M·赫钦斯. 美国高等教育[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0][美]伯顿·克拉克. 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1][美]伯顿·克拉克. 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2]约翰·范德格拉夫. 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3][美]罗伯特·伯恩鲍姆. 大学运行模式[M].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

[44]托尼·比彻. 学术部落及其领地:知识探索与学科文化[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5]杰勒德·德兰迪. 知识社会中的大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6][美]希拉·斯劳特,拉·莱斯利. 学术资本主义[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7][美]伯顿·克拉克. 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8][美]劳伦斯·维赛. 美国现代大学的崛起[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9][美]谢尔顿·罗斯布莱特. 现代大学及其图新:纽曼遗产在英国和美国的命运[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0][美]杰罗姆·卡拉贝尔. 被选中的: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的入学标准秘史[M].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51][美]埃里克·古尔德. 公司文化中的大学:大学如何应对市场化压力[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52][美]罗杰·盖格. 大学与市场的悖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3][美]罗杰·L·盖格. 增进知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1900-1940)[M].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

[54][美]罗杰·L·盖格. 研究与相关知识: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美国研究型大学[M].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

[55][美]哈佛委员会.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6][美]詹姆斯·杜德斯达,弗瑞斯·沃马克. 美国公立大学的未来[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7][美]唐纳德·肯尼迪.学术责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58][美]亨利·罗索夫斯基. 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59][美]德雷克博克. 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0][美]哈瑞刘易斯. 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第二版)[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1][美]迈克尔 • D • 科恩詹姆斯 • G • 马奇. 大学校长及其领导艺术:美国大学校长研究[M].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

[62][美]伯顿·克拉克. 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63][美]帕翠西亚·冈伯特. 高等教育社会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64]]马尔科姆泰特. 高等教育研究:进展与方法[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5][美]托马斯·库恩. 科学革命的结构[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6][美]R. K.默顿. 科学社会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67]迪尔凯姆.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68]马克斯·韦伯. 社会科学方法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69][美]C. 赖特·米尔斯. 社会学的想象力[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70][美]布尔迪厄. 反思社会学导引[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71][加]许美德. 思想肖像:中国知名教育家的故事[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72]许美德. 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2000.

[73]大塚. 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形成[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74][美]易社强. 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M]. 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75]顾明远. 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76]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77]潘懋元. 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78]又光. 中国高等教育史[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78]黄福涛. 外国高等教育史(第二[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80]国庆. 外国高等教育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81] 宋文红.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演进[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82]张磊. 欧洲中世纪大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83]石中英. 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84]黄福涛. 欧洲高等教育近代化:法、英、德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形成[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

     [85]张德祥. 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6] 张应强.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M].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

 [87]李枭鹰. 高等教育选择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88]陈洪捷. 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89]阎光才. 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90]周光礼. 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 —— 大学学术自由的制度分析[M]. 武汉:华中科技大

学出版社,2003.

[91]凤桥. 大学组织与治理[M]. 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

 [92]沈文钦. 西方博雅教育思想的起源、发展和现代转型:概念史的视角[M] .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93]郭卉. 权利诉求与大学治理:中国大学教师利益表达的制度运作[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

    [94]王建华. 高等教育学的建构[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95]张维迎. 大学的逻辑(3)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96]戴晓霞,莫家豪,谢安邦. 高等教育市场化[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7]周雪光. 组织社会学十讲[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98]张人杰. 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9]谭光鼎,王丽云. 教育社会学:人物与思想[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00] 李枭鹰. 高等教育关系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2重要学术期刊:


序号

 

主办单位

性质

1

教育研究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

CSSCI源期刊

2

高等教育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

CSSCI源期刊

3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北京大学

CSSCI源期刊

4

中国大学教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CSSCI源期刊

5

中国高等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CSSCI源期刊

6

教育与经济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

CSSCI源期刊

7

中国高教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CSSCI源期刊

8

教育发展研究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高教学会

CSSCI源期刊

9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清华大学

CSSCI源期刊

10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华东师范大学

CSSCI源期刊

11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等

CSSCI源期刊

12

教育科学

辽宁师范大学

CSSCI源期刊

13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CSSCI源期刊

14

比较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CSSCI源期刊

15

江苏高教

江苏省教育报刊社

CSSCI源期刊

16

现代大学教育

中南大学、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

CSSCI源期刊

17

外国教育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

CSSCI源期刊

18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CSSCI源期刊

19

复旦教育论坛

复旦大学

CSSCI源期刊

20

高教发展与评估

武汉理工大学

CSSCI源期刊(扩展版)

21

现代教育管理

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高教分会

CSSCI源期刊(扩展版)

 

九、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撰写格式严格按照大连理工大学各类研究生学位论文模版执行:论文查重、外审(抽审)、预答辩和答辩严格按照《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及学位管理相关文件的要求执行。硕士生申请学位与答辩流程:

1、结业考核及开题、中期考核通过,学位论文撰写经导师审核达到答辩要求者,在管理系统中进行“提交学位资格申请”。

2、学位资格申请导师审核“通过”者,在管理系统中提交“学位申请单”、“发表论文登记”、“盲审论文上传”(被抽中盲审者)及“答辩申请”;学位资格申请导师审核“不通过”者,不允许申请参加当批次答辩,不用进行以上操作,须办理延期毕业申请,延期答辩。

3、论文查重、盲审结果以及论文发表情况符合学科点学部及研究生院相关规定,答辩资格审核通过者,可正常参加当批次答辩,否则须办理延期毕业申请,延期答辩。


十、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学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可授予学位,并发给学位证书。

 

 

 

学科点长意见:                        学部(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审批意见:

                                                     

 

点长签字:                                    主席签字:

日期:                                        日期:

 


附表1:硕士生课程设置表

总学分不低于 37 学分;必修课不低于23学分

课程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学分

要求

公共

必修课

20703100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Study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36

2

秋、春

考试

6学分

2100010011

口语交流I(基础口语表达)

Oral English Communication I

根据分级考试确认等级

16

1

考试

2100010021

口语交流II(学术交流)

Academic English Communication II

16

1

考试

2100010033

阅读与写作I(基础读写技能)

Critical Reading and Writing I

根据分级考试确认等级

32

2

考试

2100010043

阅读与写作II(全球化研究西方文学、哲学经典)

Critical Reading and Writing II

32

2

考试

2070110059

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Papers Writing and Academic Standards

16

1

秋、春

考查

大类基础课与

专业基础课

2060220019

管理学原理

Principle of Management

32

2

考试

3选1,

2学分

2120020063

统计分析方法

Introduction to Statistics

32

2

考试

2070120049

科学学原理 I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Science I

32

2

考试

2070130910

教育原理 I(李枭鹰、解德渤)

Principles of Education I

32

2

考试

16学分

2070230291

高等教育学林杰

Higher Pedagogy

32

2

考试

2070130860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朱莲花)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32

2

考试

2070230301

中外高等教育史李冲

History of China and Oversea Higher Education

32

2

考试

2070130912

课程与教学论何晓芳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32

2

考试

2070230321

高等教育评估朱泓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32

2

考试

2070130861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孙阳春、苏永建

Methodology in Education Research

32

2

考试

2070230281

教育管理学宋丹、高树仁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32

2

考试

选修课

专业

选修课

2070130865

教育社会学(李冲)

Sociology of Education

32

2

考查

12学分

2070130905

教育政策学(孙阳春)

Policy Science of Education

32

2

考查

2070230241

比较教育学(韩梦洁)

Comparative Education

32

2

考查

2070141531

教育大数据挖掘张君

Educational Big Data Mining

32

2

考查

2070141541

教育文化学王晓玲

Educational Culture

32

2

考查

2070141551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专题林杰

Topics on Marxist Educational Theory

32

2

考查

2070140221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孙迪)

Applic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2

2

考查

2070141331

教育测量与评价姜华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Education

32

2

2070240872

高等教育哲学李枭鹰

Philosophy of Higher Education

32

2

考查

2070141591

教育伦理学(高树仁)

Educational Ethics

32

2

考查

2070130885

教育政治学德渤)

Politics of Education

32

2

考查

2070141611

教师专业能力及技能系列专题李瑞林

Teachers professional abilities and skills

36

2

考查

2070141621

教育实习实践刘盛博

Educational practice

32

2

考查

2070141191

校研究概苏永建

Introduction to Institutional Research

32

2

考查

2070141201

社会网络与教育组织刘盛博

Social Networks and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32

2

考查

2070230511

公共政策分析姜颖

Public Policy Analysis

32

2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2070150021

自然辩证法概论

Introduction to Dialectics of Nature

2选1,

必选

18

1

考查

≥2学分

207035003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Marxism and the 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s

18

1

考查

2070340081

研究生形势与政策

Postgraduate Course of Situation and Policies

4选1,

必选

16

1

选修

207014003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Lectur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excellent culture

16

1

选修

2070150031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Anothology

16

1

选修

2070150041

中国古代艺术专题

The project on ancient Chinese art

16

1

选修

2130050009

体育

Sports Curriculum

16

 

不计学分

2070350089

研究生人格发展和情绪管理

Personal Developments and Emotional Management of Postgraduates

16

 

 


附表2:中文授课国际硕士生课程设置表

总学分不低于 37 学分;必修课不低于23学分

课程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学分

要求

公共

必修课

20703100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Study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36

2

秋、春

考试

6学分

2100010011

口语交流I(基础口语表达)

Oral English Communication I

根据分级考试确认等级

16

1

考试

2100010021

口语交流II(学术交流)

Academic English Communication II

16

1

考试

2100010033

阅读与写作I(基础读写技能)

Critical Reading and Writing I

根据分级考试确认等级

32

2

考试

2100010043

阅读与写作II(全球化研究西方文学、哲学经典)

Critical Reading and Writing II

32

2

考试

2070110059

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Papers Writing and Academic Standards

16

1

秋、春

考查

大类基础课与

专业基础课

2060220019

管理学原理

Principle of Management

32

2

考试

3选1,

2学分

2120020063

统计分析方法

Introduction to Statistics

32

2

考试

2070120049

科学学原理 I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Science I

32

2

考试

2070130910

教育原理 I(李枭鹰、解德渤)

Principles of Education I

32

2

考试

16学分

2070230291

高等教育学林杰

Higher Pedagogy

32

2

考试

2070130860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朱莲花)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32

2

考试

2070230301

中外高等教育史李冲

History of China and Oversea Higher Education

32

2

考试

2070130912

课程与教学论何晓芳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32

2

考试

2070230321

高等教育评估朱泓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32

2

考试

2070130861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孙阳春、苏永建

Methodology in Education Research

32

2

考试

2070230281

教育管理学宋丹、高树仁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32

2

考试

选修课

专业

选修课

2070130865

教育社会学(李冲)

Sociology of Education

32

2

考查

12学分

2070130905

教育政策学(孙阳春)

Policy Science of Education

32

2

考查

2070230241

比较教育学(韩梦洁)

Comparative Education

32

2

考查

2070141531

教育大数据挖掘张君

Educational Big Data Mining

32

2

考查

2070141541

教育文化学王晓玲

Educational Culture

32

2

考查

2070141551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专题林杰

Topics on Marxist Educational Theory

32

2

考查

2070140221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孙迪)

Applic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2

2

考查

2070141331

教育测量与评价姜华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Education

32

2

2070240872

高等教育哲学李枭鹰

Philosophy of Higher Education

32

2

考查

2070141591

教育伦理学(高树仁)

Educational Ethics

32

2

考查

2070130885

教育政治学德渤)

Politics of Education

32

2

考查

2070141611

教师专业能力及技能系列专题李瑞林

Teachers professional abilities and skills

36

2

考查

2070141621

教育实习实践刘盛博

Educational practice

32

2

考查

2070141191

校研究概苏永建

Introduction to Institutional Research

32

2

考查

2070141201

社会网络与教育组织刘盛博

Social Networks and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32

2

考查

2070230511

公共政策分析姜颖

Public Policy Analysis

32

2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2070150021

自然辩证法概论

Introduction to Dialectics of Nature

2选1,

必选

18

1

考查

≥2学分

207035003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Marxism and the 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s

18

1

考查

2070340081

研究生形势与政策

Postgraduate Course of Situation and Policies

4选1,

必选

16

1

选修

207014003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Lectur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excellent culture

16

1

选修

2070150031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Anothology

16

1

选修

2070150041

中国古代艺术专题

The project on ancient Chinese art

16

1

选修

2130050009

体育

Sports Curriculum

16

 

不计学分

2070350089

研究生人格发展和情绪管理

Personal Developments and Emotional Management of Postgraduates

16

 

 

下一条:高等教育研究院关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试行)

关闭